日历 关键词:
当前位置:首页 > 要闻

枫桥经验: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



发布日期:2018-11-12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市直机关工委字号:[ ]


——写在“枫桥经验”55周年纪念大会召开之际
  55年,一个小镇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;

  55年,一条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;

  55年,一种理念在升华中迸发出磅礴力量;

  ……

  “枫桥经验”,历经岁月洗礼,从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,依靠坚持不懈的创新发展,已升华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,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
  平安是金,和谐是福。步入新时代,让我们一起循着坚持发展“枫桥经验”的生动实践,聆听它的故事,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。

  一

  顺应时代的潮流,依靠群众的创造,是“枫桥经验”长盛不衰的基因。

  上世纪60年代初,教育和改造地、富、反、坏“四类分子”,是当时的枫桥,也是全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治理难题。

  枫桥,成为浙江省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之一。“文斗,还是武斗?”基于“以人为本”的出发点,枫桥的党组织领导党员干部群众作出理性选择,以发动群众、教育说理的方式,教育、改造“四类分子”,坚持“矛盾不上交,就地解决”。绝大多数“四类分子”被就地改造为新人,罕见地出现了“少捕人、治安好”的良好局面。1963年11月20日,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,“要各地仿效,经过试点,推广去做”。

  此后,为了化解矛盾,调动积极性,枫桥干部群众又创造就地改造“流窜犯”、帮教失足青少年与一般违法人员、为“四类分子”评审摘帽等具体经验,屡开全国先河。给“四类分子”摘帽,“摘掉一顶帽,调动几代人”,“枫桥经验”成了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。

 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下,社会的变革、体制的转型、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更新,使得社会治安和稳定面临新挑战。

  世纪之交,经济先发的浙江,率先遇到“成长的烦恼”:经济越发展,社会矛盾越突出。

  如何破解?“枫桥经验”再次准确回答了时代之问。2003年11月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强调,要牢固树立“发展是硬道理、稳定是硬任务”的政治意识,充分珍惜“枫桥经验”,大力推广“枫桥经验”,不断创新“枫桥经验”,切实维护社会稳定。

  在“八八战略”指引下,2004年,浙江省委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。这是一次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,更是在新的历史时期,坚持发展“枫桥经验”的进军号。

  随着改革的深入,体制性、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,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求日益强烈。

  2013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又作出重要指示强调,“发扬优良作风,适应时代要求,创新群众工作方法,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,把‘枫桥经验’坚持好、发展好,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、贯彻好。” 

  与时俱进的“枫桥经验”,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,坚持党建引领,坚持群众路线,突出基层治理的社会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,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实现“矛盾不上交,平安不出事,服务不缺位”,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。

  二

  “枫桥经验”始终将人民群众置于中心位置,践行“一切为了群众,一切依靠群众,从群众来,到群众去”的群众路线。透过“枫桥经验”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和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。  

  追寻“枫桥经验”的发展历程,从调和阶级矛盾阶段到维护社会治安阶段,从加强社会管理阶段到创新社会治理阶段,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初心,始终坚如磐石。

  进入新时代,人民群众对民主、法治、公平、正义、安全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。“枫桥经验”的选择是,以人民为中心,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能动性、创造性,做到社会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、成效让群众评判、成果让群众共享,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。

  一个个来自人民的调解组织,织就民智之网,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基层,为促进社会安定和谐贡献着温暖的力量。

  枫桥派出所退休民警杨光照组建了“老杨调解中心”,依靠从警25年的经验,在群众中化解基层矛盾。“有事找老杨”成为枫桥流行语。

  柯桥区聘请外籍商人当调解员,在遇到法律纠纷时,“洋娘舅”协助法院参与涉诉商事案件送达、调解工作,引导外籍商人向法院寻求帮助。 

  上虞区建起镇和村(企)新居民调解组织,开展集中摸排调查,全力熟悉了解新居民情况,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。 

  ……

  一个个服务人民的社会组织,织就民力之网,将公共服务的触角伸向社会每一个角落,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
  由企业主、企事业单位职工、社区干部和居民等自发组成的“红枫义警”,每天活跃在枫桥镇的大街小巷,参与矛盾纠纷化解、爱心救助等志愿活动,成为维护一方平安的重要“新警力”。

  拿不定的事,请乡贤参事来议议;做得成的事,也请乡贤参事来审审。从单纯捐资行善到深度参与村级治理,越城区孙端镇建立的“乡贤参事会”,探索出乡村治理新路子。

  遍布嵊州城乡的“村嫂”志愿服务队,活跃在助推“五水共治”、共建美丽乡村、关注公共服务、倡导乡风文明的不同场合,一抹抹本土“红色”格外靓丽。

  而覆盖全市乡镇(街道)的“基层治理四平台”,激活了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,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,行政服务亲民更便民。

  来源于人民、服务于人民的“枫桥经验”,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提升的热情,解决了许多政府想管而又管不了的问题。

  三

  “枫桥经验”的诞生,就是我们党依靠群众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鲜明体现。创新,已深深融入了“枫桥经验”的血液。

  适应改革开放后的形势之变,坚持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、就地化解”,“枫桥经验”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典型;根据新世纪以来的新情况新问题,坚持以群众路线统领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,“枫桥经验”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典范。

  上接第1版 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,一些体制性、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,思想多元、利益多样、矛盾多发。能不能解决好各种各样的矛盾,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“中国梦”宏伟蓝图的实现。

  “枫桥经验”迫切需要顺应时代社会之变,顺应社情民情之变,在创新中不断自我发展、自我完善。

  新时代如何创新“枫桥经验”?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绍兴调研时强调,要“再探索、再创新”,“更好地体现和落实党建引领、人民主体、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”。

  党建引领,是“枫桥经验”始终坚持的原则。事实证明,凡是“枫桥经验”坚持和发展得好的地方,都是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融合得好的地方,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的地方。

  新昌县儒岙镇,在坚持发展“枫桥经验”中,突出党建“主心骨”作用,加强以党员为核心的基层综治工作站、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等建设工作,推动社会服务管理、矛盾纠纷化解、利益关系协调等能力不断提高,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良性互动。

  党建优势为创新发展“枫桥经验”提供了不竭动力。而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“三治融合”模式,为创新发展“枫桥经验”提供了新方法。

  绍兴干部群众创造的基层自治经验,成为推动“枫桥经验”不断创新的重要因素。“三上三下”民主决策机制、村级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等,使“百姓的事情让百姓商量着办”;乡贤参事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,让基层社会组织“微治理”释放出“大能量”。

  法治和德治,是坚持和发展“枫桥经验”的硬方法和软方法。一方面,牢牢守住法治底线,使循法而行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准则和自觉行动;另一方面,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,与法治刚柔相济,相得益彰。

  村规民约作为一个小章程、小法则,体现了法治与德治的融合。在诸暨市,众多行政村用村规民约来约束红白喜事大操大办,“丧事简办,婚事新办,其他喜事减办或不办”的文明新风不断弘扬。

  互联网的普及、大数据的运用,则为“枫桥经验”提供了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和强大动能。

  越城区的“24小时自助法院”,柯桥区的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,上虞区的“上虞乡警”APP……在绍兴,一个个科技化平台,将为民的力量从线下扩展到线上,走出一条“网上枫桥经验”新路,为推进平安绍兴建设装上强大引擎。

  55年来,“枫桥经验”从“小治安”转向“大平安”,从社会治安转向社会治理,从重管理轻服务转向服务和管理并重,从矛盾化解转向风险治理,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水平,构建起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。

  四

  检验一条经验是否成功,关键在于它是否推动了一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,是否为百姓创造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环境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发展是硬道理,稳定也是硬道理。”稳定是前提,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,一切无从谈起。

  55年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绍兴的每一步发展,都离不开“枫桥经验”。“枫桥经验”融入了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,与发展同向而行,成为绍兴念好“两业经”、唱好“双城计”、打造“活力城”,推进“两个高水平”建设、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要保障。

  面对水质性缺水与水污染严重双重挑战,绍兴启动“五水共治”工作,不断深化完善“河长制”。河长们以抓治水来促改革发展稳定,梳理人水关系、政企关系,化解利益纠纷、矛盾纠葛,确保社会安定、基层稳定。这是全民治水的宏大篇章,也是轰轰烈烈的基层治理社会实践。 

  面对乡村振兴课题,绍兴开展“五星达标、3A争创”工作,突出党建引领,坚持“三治融合”,聚焦富民强村,引导农民自我管理,让农民成为乡村事务管理的主体,当好振兴乡村的主人,构建乡村治理的党群干群责任共同体。“和谐星”争创活动,树起新时代乡村精神,为乡村发展提供了保障,为幸福生活夯实了基础。

  发展与稳定还被集成体现在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中。目前,绍兴市、县两级实现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项共计9899项,实现率100%。柯桥区建立以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全流程100天、50天为核心,分层分类的“订单式”高效审批服务机制,投资环境明显改善。

  55年来,绍兴以“枫桥经验”为法宝,坚持以发展促稳定、以稳定促发展,从源头上巩固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,实现了发展与稳定比翼齐飞。

  2017年,绍兴实现生产总值5108亿元,增长7.1%;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4445元、30331元,分别增长8.2%和9.3%。在这里,各类经济主体创新创业,成就梦想。

  今年10月,“平安浙江指数”公布,绍兴成为全省9月平安指数最高的地市。绍兴已连续10年被省委、省政府命名为“平安市”,6个区、县(市)实现“平安区、县(市)”满堂红,诸暨市成为“平安浙江”创建13年来全省实现“大满贯”的县市之一。

  改革开放40年,在绍兴这片热土上,百姓安居乐业,获得感满满。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、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市、中国十佳宜居城市……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,激荡出“干在实处永无止境、走在前列要谋新篇、勇立潮头方显担当”新气象。

  

  55年来,“枫桥经验”在坚持发展中不断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。

  进入新时代,呼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“枫桥经验”正践行着新的使命,实现着新的发展。

  鉴湖秋水好时光,改革开放再出发。“枫桥经验”,历久弥新!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