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机关效能建设】市财政局:“三个全方位”提升财政工作效能 | ||||
| ||||
市财政局始终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推动财政改革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坚持“五财并举”理念,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以“大格局、大盘子、大气度”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,聚焦惠企政策落实、要素保障、民生福祉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,谋早谋实谋深机关效能建设,全力助推经济稳进提质。 一是靶向助企,全方位提升惠企精度。坚持“全面顶格、早出快出、能出尽出、精准高效”,顶格承接“8+4”体系,全市本级财力安排预算资金283.3亿元,较上年增长3.9亿元。创新联通财政支付平台和越快兑3.0惠企“直通车”,实现全年常态即时兑现,企业最快在公示期后1天内即可收到奖补资金。迭代升级产业基金,2支规模各50亿元的专项集群基金正式签约落地,专项支持绍兴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。首创开展增值式财会服务年活动,组建专家服务团6个,制定菜单式服务清单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、高效、精准的财会服务和智力支撑。目前已服务企业500余家,解答问题8000余个。 二是提能造峰,全方位升级创新能级。率全国之先首推“绿色建材认证财政补助”,以政府项目带动全市452家建材企业开展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“换新”,加快形成绿色建材新质生产力。在全省率先搭建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工作体系的基础上,梳理完成“2+4+8”全省盘活资产省级试点工作标准化体系,形成“存量资产带动增量投资”的良性循环,有力保障全市重大项目建设。制定实施全市“政府采购+”行动实施方案、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示范文本、政府采购工程支持中小企业等新政策,突出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导向,上半年各项营商环境指标完成值均位列全省前列,政府采购投诉数量同比下降80%。成立省内第一个地市级政府采购协会,全市百余家代理机构和供应商入会,有效连接企业“供给端”和政府“需求端”。 三是以民为本,全方位增进民生福祉。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,深化零基预算改革,严控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和“三公”经费,把更多“真金白银”流向民生领域。积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乡村试点,5个试点项目,36个执行子项目列入2024年度省级试点,总投资3.26亿元,通过建设乡村共富联合体,实现农业农村生态功能产业化。深化财政电子票据改革,迭代升级公共优质服务,实现通过“浙里办票”一个平台,实现“秒开票、随时查、报销快”的线上一体办理,为公众提供更优服务体验。以医疗为例,电子票据改革后平均看病环节从6个减少到2个,人均就诊时间从170分钟降低为75分钟;异地就医医保零星报销,所需时间从12个工作日压缩到几分钟。 | |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